什么是状态、执行者、动作?
流程管理由状态、执行者及动作三个项目组合设置而成。
本页介绍状态、执行者及动作的概要。
例如,流程为“添加记有申请内容的记录,并获得上司的批准”时,状态、执行者及动作分别对应以下内容。
- 状态:登记、等待批准、已批准
- 执行者:记录的创建人、上司
- 动作:申请、批准、取消
状态
状态是指记录的处理状态。
设置了状态后,在各记录中将显示当前的状态。
执行者
执行者是指被委任“执行此状态下的任务”的用户。
被设置为执行者后,相应用户将收到通知其被设置为执行者的“与我相关”通知,或者其门户的“未处理列表”中会显示相应记录。
可通过“记录的详情”页面的“当前执行者”栏确认各记录当前的执行者是谁。
可按状态分别设置执行者。也可不设置执行者。此外,可对1个状态设置多个执行者。
执行者可以在初始的状态和中间的状态中进行设置。
最后的状态(完成状态)中无法进行设置。
设置了执行者时,用于执行动作的按钮会仅向执行者显示。
未设置执行者时,用于执行动作的按钮会向所有用户显示。
动作
动作是指用于将记录更改为其他状态的操作。
设置了动作后,“记录的详情”页面中将显示用于执行动作的按钮。用户点击按钮,记录的状态即被更改。
可针对各状态分别设置动作。可对1个状态设置多个动作。
对初始的状态和中间的状态设置动作及执行动作后的状态。
无需对最后的状态(完成状态)设置动作。
还能使用字段的值,设置成仅在满足特定条件时执行动作。
例如,有两种情况的动作,其一为仅在“费用”字段的值不少于100万日元时才可执行,其二为仅在值不满100万日元时才可执行,那么根据费用金额的不同,用户可执行的动作也不同。